想自己種空心菜?真是個好主意!這種菜在台灣又叫蕹菜,種起來真的不算太難,從陽台小盆到田地大面積都能種,而且長得飛快,成就感滿滿。我自己當初也是從幾盆開始玩,現在家裡餐桌上常有自己種的空心菜,那種新鮮爽脆的口感,市場買的真的比不了。如果你也想試試空心菜種植,這篇絕對值得你花點時間看完,我把所有該注意的、會踩的坑都整理出來了。
說實在的,空心菜種植最棒的就是它適應力強,不太挑地方。但要想種得好、收得多、吃起來又嫩又安全,那還是有不少小細節得顧到。
空心菜種植前,這些準備不能馬虎
種菜跟做菜一樣,準備工作做得好,後面就省心一半。別急著把種子撒下去,先看看這些。
選對品種是關鍵第一步
空心菜不是只有一種樣子!挑品種要看你想怎麼種、天氣怎麼樣、還有想吃哪種口感:
- 大葉種:葉子又大又厚,莖比較粗。這種超耐熱,夏天種最合適,產量很高。缺點是莖比較老一點,要挑嫩的時候採。
- 小葉種(竹葉種):葉子細細長長像竹葉,莖比較細嫩。口感特別好,很多人愛吃。但它不太耐高溫,夏天容易開花變老,天氣涼一點種更好。
- 白梗 & 青梗:白梗的更嫩一點,青梗的味道濃郁些。我覺得白梗燙蒜蓉醬油超搭。
在台灣,我自己會這樣選: 春夏(3月到10月):首選大葉白梗種,天氣熱它也長得很猛。秋冬(11月到2月):改種小葉青梗種,天氣涼它長得更好,不容易抽苔開花。
| 品種名稱 | 主要特徵 | 最適合種植季節 | 口感風味 | 推薦種植地區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大骨種(大葉白梗) | 葉大、莖粗、白綠色 | 春、夏、秋(3-10月) | 莖部較有咬勁 | 全台平地、尤其南部 |
| 竹葉青(小葉青梗) | 葉細長似竹葉、莖細綠 | 秋、冬、春(10-4月) | 莖葉皆嫩、風味濃 | 全台,中北部冬季表現佳 |
| 白花種 | 開白花、莖偏白 | 春、秋 | 特別細嫩 | 中北部 |
| 泰國柳川 | 莖粗壯、生長極快 | 夏季 | 莖為主、口感爽脆 | 全台夏季 |
空心菜種植的黃金時間點
空心菜喜歡溫暖,怕冷。最適合生長的溫度大概在25度到30度之間。在台灣大部分地方:
- 最佳播種期:2月底到10月都可以種!沒錯,幾乎大半年都能種。但要避開最冷的1月前後,那時候長很慢,甚至會凍傷。
- 北部:冬天比較冷,建議3月到11月種。
- 中南部:天氣暖和的時間長,2月下旬到12月初都還能種。
想一年四季都吃到?冬天可以在陽台或溫室裡種,用個保溫箱或塑膠布罩著擋寒風,還是能長得不錯。
記得去年12月寒流來,我陽台那盆沒做保暖的空心菜葉子都凍傷變透明了,後來移到室內窗邊才救回來。冬天真的不能大意!選地方、搞土壤,基礎打穩
空心菜對陽光需求很高,要長得好,每天至少要有6小時直曬陽光。陽台種的話,選全日照位置最好。
土壤是關鍵!空心菜喜歡:
- 疏鬆、透氣、排水好:黏稠的黃土不行,根會悶爛。
- 肥沃:它吃肥吃得凶。
- 微酸性到中性:pH值在6.0到7.0之間最好。
我自己配土這樣做(陽台盆栽):
- 5份好的培養土(買口碑好的品牌)。
- 3份腐熟的堆肥或有機質肥料(像台肥生技一號或有機質肥料)。
- 2份粗河沙或珍珠石(幫助排水)。
種之前,把土翻鬆至少20公分深,把石頭、雜草根都撿掉。無論是田裡還是盆子,基肥一定要下夠。我會每平方公尺混入:
- 腐熟雞糞肥或羊糞肥:大約3-5公斤。
- 有機質基肥(含氮磷鉀均衡的):大約100-200公克。
種空心菜最怕積水爛根,無論是菜畦還是盆子,排水一定要通暢。菜畦要做高一點(至少20公分高),盆底排水孔要夠大,千萬別堵住。
空心菜種植實戰步驟:從種子到上桌
準備好了?那我們就開始種吧!空心菜種植主要有兩種方式:直接撒種子,或用扦插。新手建議從種子開始,簡單成功率也高。
播種法:新手推薦
- 選種子:買信譽好種苗行的種子,看看包裝日期,別買太舊的。
- 浸種催芽(非必要但推薦):想讓種子更快發芽?用常溫水泡種子6-8小時(溫水30度更好),會看到種子變胖。撈起來瀝乾,放在濕潤的廚房紙巾上,1-2天就會冒出小白點(胚根)。這樣發芽更快更整齊!
- 播種:土壤整平澆濕。有兩種方式:
- 直播:直接在土上劃出淺溝(約1公分深),種子一顆顆點進去或用撒播的,每顆種子間隔2-3公分。蓋上一層薄薄的細土(0.5-1公分厚),輕輕壓實。
- 育苗盤:每個小格子放1-2顆種子,長出2-3片本葉後再移栽到盆裡或田裡。
- 澆水:播種後把土澆透,記得溫柔點,別把種子沖跑了。後面保持土壤微濕,但別積水。用小噴壺噴水最好。
溫度夠的話(25度以上),通常3天到5天就會發芽冒出土面。
扦插法:快速複製法
如果你手邊就有空心菜,扦插是更快的辦法:
- 選健康粗壯的枝條,剪下約15-20公分長(至少帶2-3個節點)。
- 去掉最下面1-2節的葉子。
- 把下半部斜插進濕潤的土裡(深度約5-7公分),插密一點沒關係(間距5-10公分)。
- 澆透水,放在陰涼通風處幾天(避免陽光直射),等看到新葉長出或明顯開始生長,就表示成功發根活下來了,再移到有陽光的地方。
照顧重點:水、肥、光缺一不可
空心菜長得快,水肥消耗也大。
- 澆水是關鍵:它喜歡濕潤,但根部泡水太久會爛。土面感覺有點乾了就可以澆水(用手指摸一下),澆就要澆透,讓水流到盆底出來。夏天大太陽時,可能早晚都要澆一次。冬天則看情況減少。
- 追肥要勤快:光靠基肥撐不到最後!長出3-4片本葉後,就要開始追肥了。推薦使用:
- 有機液肥:如海草精、魚精、腐熟淘米水(稀釋過),每隔7-10天施用一次,順便澆水。
- 緩效型有機顆粒肥:如台肥生技五號或有機質蔬菜專用肥,每隔3-4週在植株周圍撒一點,淺埋入土,再澆水。
| 生長階段 | 肥料類型 | 推薦頻率 | 注意事項 | 常見可用產品舉例(台灣)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基肥(整地時) | 腐熟有機肥(雞糞、羊糞等)+ 均衡有機質基肥 | 一次施足 | 與土壤充分混合 | 台肥生技一號、農友牌腐熟雞糞粒肥 |
| 幼苗期(3-4片本葉後) | 氮比例稍高的液態肥或稀薄液肥 | 每7-10天一次 | 濃度要低,避免燒苗 | 農友牌葉菜類液肥(稀釋)、自製腐熟豆粕水(稀釋) |
| 快速生長期(採收前) | 均衡型有機液肥或速效性顆粒肥 | 液肥:每7天一次;顆粒肥:每3-4週一次 | 顆粒肥勿直接接觸莖葉 | 台肥生技五號(追肥用)、益地壯有機質蔬菜肥 |
| 每次採收後 | 氮磷鉀均衡液肥 | 採收後1-2天內施用 | 促進側芽萌發,恢復生長 | 農友牌葉菜類液肥、海鳥磷肥液(稀釋) |
施肥有個小訣竅:薄肥勤施。每次給少一點,但次數多一點,比一次給很多把菜燒死要好。每次採收完空心菜,記得馬上補一次肥水,讓它有力氣長下一波。
除草:看到雜草冒出來就拔掉,別讓它們搶了空心菜的養分和陽光。
間苗:如果是撒播種得太密,等苗長到5-10公分高時,要把太擠的、長得弱的苗拔掉(間出來的嫩苗可以吃),讓留下來的苗有足夠空間(間距約10-15公分)。
採收空心菜的技巧,關係到下一波產量
空心菜種植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採收!採得好,後面還能收好幾次。
- 最佳時機:植株長到25-35公分高時就可以採收了。(大約播種後25-40天,扦插會更快一點)。這時莖葉最嫩。
- 採收方法:
- 割取法(最常用):用乾淨鋒利的剪刀或刀子,在離土面約2-3公分的地方平剪(保留最底下1-2個節點)。這樣很快會有新的側芽從節點冒出來,繼續長給你採。
- 疏拔法:如果是撒播太密,間苗時拔大的吃,留小的繼續長。
- 採收時間:清晨或傍晚最好!這時候菜的水分飽滿,口感最脆嫩。大中午採,菜容易萎蔫。
空心菜種植最棒的就是能多次採收。割完一次後,只要水肥跟上,大約15-25天後又能再割一次。管理得好的話,種一次可以連續採收3-5次都沒問題。
空心菜種植常見疑難雜症排解
種菜難免遇到蟲蟲大軍或菜生病,空心菜也一樣。別擔心,提前知道怎麼應對就好。
蟲蟲危機
- 蚜蟲:最討厭的小綠蟲或黑蟲,喜歡吸嫩芽嫩葉的汁液。
- 有機對策:噴苦楝油(依說明稀釋)、窄域油,或自製辣椒水、蒜頭水(效果較弱)。用強力水柱沖掉。放瓢蟲(天敵)來吃它們。
- 斜紋夜盜蟲/甜菜夜蛾:晚上出來啃葉子的大胃王幼蟲。
- 有機對策:蘇力菌(對幼蟲有效)、晚上動手抓蟲!掛誘蟲燈(費洛蒙誘殺盒)。
- 小菜蛾:幼蟲會在葉子上鑽來鑽去畫地圖(潛葉蠅也類似)。
- 有機對策:掛黃色黏紙吸引成蟲。嚴重時噴苦楝油或窄域油。移除嚴重受害葉片。
- 螺類(蝸牛、蛞蝓):晚上或下雨天出來啃嫩葉。
- 有機對策:在菜周圍撒苦茶粕(要小心濃度)。傍晚放啤酒陷阱(淺盤裝啤酒吸引它們淹死)。動手抓(晚上戴頭燈去抓)。
菜生病了怎麼辦
- 白銹病:葉子背面長白色凸起的小疙瘩(孢子堆),正面對應處變黃。潮濕環境最容易發生。
- 預防/處理:保持通風、避免密植。早上澆水,別讓葉子濕太久。初期摘除病葉。噴灑亞磷酸+氫氧化鉀混合液提高抗性。
- 炭疽病:葉片上出現褐色或灰色、有輪紋的凹陷斑點。
- 預防/處理:避免高溫高濕時澆水淋葉。清除病葉。噴灑小蘇打水(稀釋比例很重要)或葵無露。
- 根腐病/猝倒病:幼苗突然倒伏爛掉,或植株萎凋、根部變褐腐爛。通常是土壤太濕、排水不良或病菌引起。
- 預防/處理:土壤排水絕對要做好!避免澆水過多。育苗土要消毒。避免連作。
對付病蟲害,預防永遠勝於治療:
- 通風良好是王道,蟲病都怕這個。
- 輪作:同一塊地別連續種空心菜,至少隔一季種別的。
- 保持乾淨:清除枯葉殘枝,減少蟲窩病菌窩。
- 物理防護:陽台或小面積種,蓋紗網(32目或更密)是最有效的物理隔絕方式,阻擋大部分飛蟲。
其他種植空心菜常見問題
- 空心菜種植後長得慢?
- 檢查原因:溫度太低?陽光不足(小於6小時)?缺水缺肥?嚴重蟲害?土壤太硬排水差?肥料下太多燒根?
- 莖變硬、纖維多不好吃?
- 採收太晚,植株太老了。天氣太熱乾旱也會讓它老化變快。下次記得早點採收!
- 空心菜開花了怎麼辦?
- 開花表示它準備結籽,莖葉會變老變硬。通常發生在日照變短(秋冬季)或植株太老。看到花蕾就立刻摘掉,或許能延緩一點老化。但如果開花太多,這批就差不多快結束了。
- 葉子變黃?
- 可能原因很多:缺水、缺氮肥、爛根(澆水太多)、土壤太鹼、蟲害嚴重吸光養分。要逐一排除。
進階空心菜種植技巧與省錢妙招
掌握基礎空心菜種植後,想更上層樓或省點成本?試試這些。
陽台盆栽種植秘訣
在陽台種空心菜是我最常做的,空間有限更要好好利用:
- 選對盆器:容器深度至少要有15-20公分(根要發展)。寬度大於深度更好(長條盆、長方形保麗龍箱)。排水孔一定要多且暢通。
- 種植密度:別貪心種太密!一般圓盆(直徑約30公分),種個5-7株就差不多了。長條盆(60公分長),間距10-15公分種一排。
- 位置:放陽光最充足的欄杆邊。
- 澆水:陽台盆土乾很快,夏天可能早晚都得澆水檢查。
- 追肥:因為盆土有限,肥料消耗更快,追肥頻率要比地植更高一點(例如液肥每5-7天一次)。
省錢DIY妙招
- 廢物利用當盆器:5公升礦泉水桶剪開、大的保特瓶、保麗龍箱(底部多戳洞)、淘汰的收納箱(深一點的),洗乾淨都能用。省錢又環保。
- 自製有機液肥:淘米水密封發酵1-2週(稀釋50-100倍用)、豆粕水(豆粕+水發酵,味道濃但肥效好,需稀釋100倍以上)、果皮酵素(廚餘+糖+水發酵三個月以上,稀釋使用)。這些效果都不錯,但製作需要時間和空間,而且可能有味道。
- 收集雨水澆灌:雨水比自來水好(氯少、微酸性)。
有機空心菜種植的關鍵
自己種空心菜,很多人就是想吃得更安心。要怎麼盡量做到有機?
- 土壤是根本:從一開始就用乾淨、優質的有機培養土和有機肥(認明有機標章),避免來路不明的土或肥料。
- 防治蟲病靠物理和生物:紗網覆蓋隔絕飛蟲。利用苦楝油、窄域油、蘇力菌等有機資材。手動抓蟲。
- 輪作:在陽台也可以用不同盆子輪流種不同科別的菜。
- 強健植株:陽光、水肥管理恰當,菜長得健壯自然比較抗病蟲。
空心菜種植過程中,盡量不用化學合成農藥和化肥,雖然可能產量會少一點或蟲孔多一點點,但吃得安心無價。
空心菜種植常見問題快速解答
最後整理一下大家問最多的空心菜種植問題,一次講清楚:
- 問:空心菜種植多久可以採收?
答:播種的話,通常25天到40天左右(看品種、溫度、管理),植株長到25-35公分高就能採第一次。扦插會更快,大約15-25天。 - 問:空心菜種植需要多少陽光?
答:超級需要陽光!每天至少要6小時以上的直射陽光。陽光不足會長得又細又長(徒長)、葉子變黃、產量低。 - 問:為什麼空心菜種植後莖變紅了?
答:常見原因有幾個:天氣太冷(低溫刺激)、缺磷肥、強光照射(尤其是某些品種)、或者是老化。只要植株生長正常,莖變紅不影響食用,只是口感可能會變硬一點。 - 問:盆栽空心菜種植可以收幾次?
答:管理得好(水肥充足、採收得當),種一次可以連續採收3到5次沒問題。每次採收後記得追肥,它會從側芽繼續長新枝給你採。 - 問:空心菜種植過程中最怕什麼?
答:最怕兩件事:長期積水爛根(所以排水一定要好),以及嚴重蟲害(尤其蚜蟲、夜盜蟲)。另外,長期低溫也會讓它停滯或凍傷。 - 問:空心菜種子哪裡買?台灣有推薦的嗎?
答:各地農會超市、種苗行(如建國花市內的店家)、大型花市、園藝資材店(如台北的台北花卉村、台中大里的中興花卉)都買得到。網購也很方便(如PChome商店街、露天拍賣搜尋「空心菜種子」),選信譽好的賣家(如農友種苗、穗耕種苗)。買時注意包裝上的有效期限。 - 問:空心菜種植後葉子有洞或捲曲怎麼辦?
答:這幾乎肯定是蟲害!仔細檢查葉子背面有沒有蟲或蟲卵(蚜蟲、潛葉蠅幼蟲、捲葉蟲)。有洞可能是毛毛蟲(夜盜蟲、小菜蛾)或蝸牛啃的。根據蟲的種類選擇有機防治方式(參考前面蟲害篇)。 - 問:自己種的空心菜為什麼沒有市場賣的粗?
答:市場賣的空心菜很多是強調大莖品種(如泰國柳川),而且專業栽培水肥管理非常充足,甚至可能使用化學肥料。自家種追求安全、風味,品種可能不同,水肥管理也較天然。
好啦,不知不覺寫這麼多。空心菜種植真的不難,重點就是陽光給夠、水別吝嗇(但別積水)、肥要勤快補、蟲害早點抓。自己種出來的空心菜,那股清甜和新鮮脆爽的口感,絕對值得你動手試試看。從一小盆開始,享受自耕自食的樂趣吧!有什麼問題,歡迎留言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