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「福貴糕」,這可是讓我這個貪吃鬼又愛又恨的古早味點心啊!愛它那股單純卻又讓人上癮的黏糯香甜,恨的是... 自己做怎麼老是出狀況?不是塌了就是口感不對!後來才發現,外面賣的很多為了省事省成本,味道和口感都差了一截。這怎麼行?身為一個對「甜點」有著莫名執著(和挑剔舌頭)的人,我決定跟它槓上了!花了不知道多少糯米粉和砂糖,甚至被我媽念說「廚房都要變糕餅店了」,總算是摸出點門道。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心路歷程和實作筆記,特別是那些食譜不會寫、但超關鍵的細節!如果你也想在家做出道地、口感Q彈不黏牙、甜度剛剛好的「福貴糕」,那這篇絕對要收藏起來慢慢看。
目錄
一、 「福貴糕」的靈魂:食譜解密與我的調整心得
坊間的「福貴糕」食譜百百款,比例差一點,成品就差很多。我試過好幾種,有的太軟爛,黏到懷疑人生;有的又太乾硬,好像在嚼橡皮。經過N次實驗(和N+1次試吃... 體重?咳咳,先別提這個),我現在最常做、也覺得最接近小時候記憶中阿嬤味道的版本是這樣的。說真的,找到這個比例,我覺得自己都快變「福貴糕」達人了(自己講)。
我的黃金基底配方(6吋圓模份量):
材料 | 份量 | 關鍵備註與心得 (我的血淚經驗談...) |
---|---|---|
糯米粉 | 300克 | 一定要用「水磨糯米粉」! 一般糯米粉做出來口感會比較粗糙,不夠細緻滑順。牌子影響不大,但品質要穩定。 |
細砂糖 | 180-200克 | 甜度看個人! 我試過用180克,覺得剛好不死甜;喜歡甜一點可以用到200克。用二砂香氣更足! 白砂糖也可以,但風味層次少一點。 |
溫水 | 300毫升 | 水溫掌握是關鍵! 大約40-50度C,摸起來溫溫不燙手。太熱會燙熟粉,成品會結塊;冷水則糖不易融化均勻。 |
沙拉油 | 15毫升 | 幫助脫模,也讓糕體更油潤。無味的植物油都可以,千萬別用橄欖油,味道會打架! |
蜜紅豆 | 150-200克 | 我的最愛! 傳統「福貴糕」的經典搭配。買現成的或自己煮都可以(自己煮糖量要控制好)。 |
熟芝麻 | 適量 | 表面裝飾用,增加香氣。白芝麻、黑芝麻都行。 |
為什麼這個比例我覺得比較好?
- 粉水比1:1:這是我試出來的甜蜜點。水量再多,蒸的時間要拉很長,容易出水或塌陷;水量少,糕體會偏硬不夠Q潤。這個比例蒸出來軟硬度剛剛好,放涼也不會變石頭。
- 糖量可調整:我真的覺得外面很多賣太甜了!180克對我來說是「有甜味但不膩」的黃金比例。你也可以先試180克,覺得不夠下次再加。砂糖不只是甜味來源,它也影響糕體的保濕度和光澤感,不能太少。
- 溫水!溫水!溫水! 講三次,因為太重要,也是我初期失敗的主因之一!冷水拌不勻,熱水燙出疙瘩... 溫水才能讓糖乖乖融化,粉漿細滑無顆粒。

有人問:為什麼不用蓬萊米粉或加在來米粉?那不是更Q? 嘿,這問題問得好!我做過加一點在來米粉(比如糯米粉:在來米粉=9:1)的版本,口感確實會更Q彈一點點,但... 那個純粹糯米粉帶來的、獨一無二的綿密黏糯感就削弱了! 對我這種「福貴糕」原教旨主義者(笑)來說,就是要100%水磨糯米粉才對味!當然,這是個人偏好啦,你也可以試試看不同比例,找到你心中的完美口感。
二、 挑對食材!「福貴糕」好吃的幕後功臣
食譜比例對了,食材的選擇更是不能馬虎。同樣叫糯米粉、同樣叫砂糖,選錯了,做出來的「福貴糕」就是差一口氣。分享一下我踩過雷後的挑選心得:
- 「水磨糯米粉」是唯一選擇!
- 為什麼? 水磨製程讓粉質更細膩,吸水性均勻,蒸出來的「福貴糕」口感才會細緻滑順,不會有粗粗粉粉的感覺或顆粒感。普通乾磨糯米粉... 嗯,我試過,成品口感比較「沙」,不夠綿密,真的不行。超市、南北貨行、甚至大一點的便利超商都買得到,認明包裝上「水磨」二字就對了。
- (小提醒:開封後記得密封好,糯米粉很容易吸濕結塊,影響使用哦!)
- 砂糖的風味之戰:二砂 vs 白砂
- 白砂糖(特砂): 純度高,顏色白,甜味純粹直接。用它做出來的「福貴糕」顏色會比較潔白漂亮。
- 二砂(黃砂糖): 保留較多甘蔗的礦物質和風味,帶有淡淡的焦糖香氣和琥珀色澤。這是我個人的偏愛! 用它做出來的「福貴糕」,除了甜味,更多了一股溫潤的焦香,層次更豐富,感覺更有古早味的靈魂!缺點是成品顏色會稍微偏黃一點點。
- 我的建議: 第一次做可以先用白砂糖,成功率高、顏色美。等上手了,強烈推薦試試看二砂,風味真的升級!或者可以混合使用(例如一半白砂一半二砂),平衡顏色和風味。
- 蜜紅豆:甜蜜的負擔,品質很重要!
- 這是「福貴糕」的經典靈魂餡料(雖然也有原味或芝麻的)。買現成的很方便,但務必注意甜度! 有些市售蜜紅豆甜到嚇死人,和本身已經有甜度的糕體加在一起,簡直甜到頭皮發麻。
- 怎麼挑?
- 看成分:儘量選只有紅豆、糖、少量鹽(幫助提味)的,新增物越少越好。
- 試吃(如果買散裝):甜度是否適中?豆子是否飽滿完整,不過於軟爛?
- 更龜毛的做法:自己煮! 雖然費工,但甜度、口感完全自己掌控。紅豆泡過夜,用壓力鍋或小火慢煮到喜歡的軟度,再用適量的糖蜜漬。成就感滿分,味道也最對自己胃口!(我曾煮失敗一鍋變紅豆沙... 水量控制也是學問啊!)
- 油品:無色無味是王道!
- 液態、無特殊氣味的植物油即可。沙拉油、葵花籽油、葡萄籽油都很適合。目的是方便脫模和增加一點油潤感。千萬別用花生油、香油或橄欖油,那個味道會搶戲,毀了「福貴糕」的清甜本質。
食材挑選懶人包 (我的心得排行榜):
食材專案 | 推薦選擇 | 地雷區 / 要注意的事項 | 我的個人偏好指數 (★越多越愛) |
---|---|---|---|
糯米粉 | 標示清楚的「水磨糯米粉」 | 一般乾磨糯米粉、來路不明或已結塊受潮的粉 | ★★★★★ (沒得商量!) |
細砂糖 | 二砂 (風味勝) 或 特級白砂糖 (顏色勝) | 糖粉 (易結塊)、黑糖 (味道太搶) | ★★★★☆ (偏愛二砂的香氣) |
蜜紅豆 | 低糖、豆粒完整飽滿的市售品 或 自家煮 | 過甜、豆粒破碎軟爛、新增人工香料色素的產品 | ★★★★☆ (有時間就自己煮) |
食用油 | 無色無味的液態植物油 (沙拉油、葵花油等) | 花生油、香油、橄欖油、奶油 (氣味太重或凝固) | ★★★★☆ (方便好用) |
裝飾芝麻 | 熟白芝麻或黑芝麻 | 生芝麻 (不夠香) | ★★★☆☆ (畫龍點睛) |
(坦白說,買到一次超甜蜜紅豆,毀了我一整鍋糕的慘痛經驗後,我現在都寧願多花點錢買品質好一點的,或是乾脆自己煮!)
三、 手把手教學:蒸出完美「福貴糕」的實戰步驟與魔鬼細節
好啦,重頭戲來了!食譜有了,食材備齊了,接下來就是實作的戰場。別看步驟好像很簡單,魔鬼都藏在細節裡!讓我一步步拆解,告訴你那些容易忽略卻致命的小地方:
步驟一:粉漿調製 - 勻!勻!勻!是最高原則
- 大盆很重要: 找一個夠大的調理盆,後續攪拌才不會噴得到處都是(別問我怎麼知道的...)。
- 粉糖先混合: 把稱好的「水磨糯米粉」和「細砂糖」倒入盆中。先用打蛋器或筷子把它們徹底拌勻。這步驟是為了避免糖沉底或結塊。
- 溫水慢速加入: 將溫水(再次強調,40-50度C!),慢慢地、分次 倒入粉糖混合物中。千萬別一次全倒下去!
- 溫柔攪拌: 一邊倒水,一邊用打蛋器或筷子「劃Z字形」或「左右橫向」 輕輕攪拌。絕對不要用力畫圈攪拌! 畫圈容易讓粉漿產生筋性,蒸出來口感會偏硬不Q軟。目標是讓水和粉糖完全融合,變成均勻、細滑、有點濃稠但可以流動的粉漿。提起打蛋器,粉漿滴落痕跡會慢慢消失的狀態就對了。
- 加油拌勻: 最後倒入沙拉油(或其他無味植物油),再輕輕拌勻即可。粉漿完成!看起來應該很光滑。
(我失敗的那幾次,很多都是在這步驟栽跟斗:水溫不對、水倒太快亂攪一通... 結果粉漿不是有顆粒就是太稠或太稀。耐心點,溫柔點,是成功的開始!)
步驟二:模具準備與鋪料 - 脫模不失敗的關鍵
- 選對模具: 6吋或7吋的圓形活底蛋糕模最方便,脫模容易。沒有活底模?用固底模也行,但脫模要更小心,或者乾脆鋪烘焙紙(但邊緣形狀會沒那麼漂亮)。
- 瘋狂抹油! 這點超重要!在模具的底部和側面,均勻、仔細地抹上一層薄薄的沙拉油(份量外)。 每個角落縫隙都要抹到,這是順利脫模的最大保障。偷懶不抹油?等著看「福貴糕」跟你難分難捨吧... 相信我,刮到崩潰。
- 鋪底蜜紅豆: 把準備好的蜜紅豆(稍微瀝掉多餘糖漿,太濕會影響糕體),均勻地鋪在模具底部。喜歡多一點餡料的,可以鋪厚一點,但別鋪到模具一半高,會影響整體結構。(我喜歡鋪滿滿,咬下去每一口都有豆,爽!)

步驟三:倒入粉漿與蒸製 - 耐心是美德!
- 緩慢倒入粉漿: 將調好的粉漿,慢慢地倒入已經鋪好紅豆的模具中。倒太快會衝散底下的紅豆。
- 消除氣泡: 倒完後,輕輕拿起模具在桌面上「敲幾下」 或 「左右輕晃」。這步驟是為了把粉漿裡的大氣泡震出來,避免蒸好後糕體裡面有大洞。
- 表面裝飾: 在粉漿表面均勻地撒上一層熟芝麻(黑白皆可),增加香氣和賣相。
- 包覆保鮮膜!戳洞! 這是防止蒸氣水滴毀容的關鍵步驟!
- 用耐高溫的保鮮膜(標示可微波或耐熱130度C以上)緊密地覆蓋住整個模具口。
- 一定要用牙籬在保鮮膜上戳十幾個小洞! 這是讓蒸氣能稍微排出,避免內部壓力過大把保鮮膜鼓起甚至破掉,同時又防止外部水滴直接滴落在糕體表面造成坑洞。不包保鮮膜?等著表面坑坑疤疤像月球表面...別鐵齒!(我的第一個成品就是這樣,醜到不想拍照...)
- 入鍋蒸煮:
- 準備一個夠深的鍋子(炒鍋、湯鍋皆可),放入蒸架,加入足量的水(水要一次加夠! 中途加水會讓溫度驟降,影響成品)。
- 大火把水煮滾,產生足量蒸氣後,再把模具放上蒸架。
- 蓋上鍋蓋,轉中火(保持水持續沸騰冒蒸氣狀態),開始計時:蒸50-60分鐘。
- 千萬別開蓋偷看! 蒸氣跑掉、溫度不穩,很容易讓「福貴糕」塌陷或變得不熟。耐心等!
- 時間到,關火別急著開蓋! 關火後,讓「福貴糕」在鍋內繼續燜10-15分鐘。這個燜的過程很重要,讓它慢慢降溫定型,減少塌陷風險。(急著拿出來?塌給你看!)
步驟四:脫模與享用 - 冷熱皆宜的美味
- 小心取出: 燜好後,小心地將模具從蒸鍋取出(超燙!記得戴隔熱手套)。撕掉保鮮膜(也要小心蒸氣)。
- 完全放涼再脫模: 這是第二個關鍵! 一定要等到「福貴糕」摸起來完全涼透!溫熱時脫模,糕體太軟太黏,非常容易變形甚至破裂。(我懂你想吃的衝動,但等等!) 可以連模具一起放在網架上散熱。
- 完美脫模:
- 活底模: 模具底下放個杯子或罐子,輕輕將外圍模圈往下推即可輕鬆脫離。底部如果還有點沾黏,用小刀或抹刀沿著底部劃一圈即可。
- 固底模/沒抹夠油: 用小刀或薄抹刀,非常小心地沿著模具內側劃一圈,盡量貼緊模具壁劃到底。然後在模具底部放上一個盤子,倒扣過來,輕輕拍打模具底部讓糕體鬆脫。必要時可以用吹風機稍微吹一下模具外壁幫助脫離(但別吹太久以免糕體變熱又黏)。
- 切塊享用:
- 刀子先沾點冷開水或抹點油,再切下去,會比較好切不沾黏。
- 熱吃: 溫熱時食用,口感最為軟糯綿密,帶點QQ的感覺,紅豆香氣也最濃。
- 冷吃: 完全冷卻後,口感會變得比較Q彈有嚼勁。冰冰的吃也很爽口!兩種風味都值得試試看。

那些讓人抓狂的「福貴糕」失敗狀況 & 我的解方:
狀況一:表面坑坑洞洞,像被流星砸過?
- 原因: 蒸的時候鍋蓋水滴直接滴在糕體表面,或者保鮮膜沒包好/沒戳洞導致水蒸氣凝結滴落。
- 解方: 務必緊密包覆耐高溫保鮮膜並戳洞! 確保鍋蓋的弧度能讓水滴流回鍋邊而不是滴落(用竹籠蒸氣散得更好)。倒粉漿前蒸鍋先預熱好,讓內部充滿蒸氣再放進去。
狀況二:蒸出來中間塌陷,像個盆地?
- 原因: 1) 沒蒸熟透!中心沒凝固。2) 蒸的中途開蓋或火力突然變小,溫度驟降。3) 粉漿太稀(水太多)。4) 關火後立刻開蓋取出,沒燜讓它定型。
- 解方: 確保蒸的時間足夠(最少50分鐘),中途千萬別開蓋! 確認粉漿濃稠度正確(滴落痕跡會消失)。關火後務必燜10-15分鐘! 用竹籤插入中心,抽出來沒有沾黏粉漿就是熟了。
狀況三:口感太硬、太乾,像在啃橡皮?
- 原因: 1) 水量不足。2) 蒸過頭,水分流失太多。3) 攪拌粉漿時過度用力產生筋性。4) 加了在來米粉比例太高。
- 解方: 嚴格按照粉水比1:1。 溫柔攪拌粉漿! 控制好蒸的時間(60分鐘通常足夠,火力保持穩定中火即可,不用大火狂燒)。堅持用100%水磨糯米粉!
狀況四:脫模毀容,黏到天荒地老?
- 原因: 1) 模具沒抹油或抹不夠。2) 糕體沒完全放涼就急著脫模。3) 油用錯了(如奶油凝固)。
- 解方: 模具務必抹油!抹好抹滿! 耐心等到完全冷卻! 使用液態無味植物油。
說真的,自己動手做「福貴糕」,失敗個一兩次很正常。別灰心!每次失敗都是累積經驗,知道問題出在哪裡,下次就能更好。我現在也不敢保證每次100%完美,但成功率已經高很多了!看到成品漂亮的切面,咬下去那滿口的黏糯香甜和紅豆香,就覺得一切的努力都值得啦!
Q&A 時間 (大家常問的問題)
Q:做「福貴糕」一定要用活底模嗎?
A: 活底模是最方便脫模的選擇!真的沒有,用固底模也行,但請務必抹超多油,並且完全冷卻後,用小刀仔細劃一圈再倒扣脫模,動作要輕柔。鋪烘焙紙也是一招,但邊緣會比較不平整。
Q:為什麼我的「福貴糕」涼了之後變得好硬?隔天更硬?
A: 這很正常!糯米點心冷卻後本來就會變硬、更有嚼勁。想吃軟糯口感,可以切成塊後,用電鍋稍微「回蒸」一下(外鍋放一點點水,蒸5-8分鐘即可),或者微波爐短暫加熱(10-15秒,小心別過頭變乾)。儲存時用保鮮盒或保鮮膜包好,避免水分流失太快而變乾硬。
Q:除了蜜紅豆,還有什麼變化口味嗎?
A: 當然有!「福貴糕」基底本身風味純粹,很百搭。你可以試試:
- 原味芝麻: 底部不鋪紅豆,只在表面撒芝麻,純粹享受米香與Q糯。
- 雙色層次: 先倒一半原味粉漿蒸10分鐘定型,取出鋪上喜歡的餡料(如芋泥、地瓜泥、栗子),再倒入另一半粉漿繼續蒸熟。
- 養生款: 在粉漿中加入一點點磨碎的核桃、枸杞(記得洗淨擦乾)。風味更豐富!
- 創意餡料: 試試鋪肉鬆+海苔?鹹甜交織說不定很特別?(這個我還沒試過,下次來挑戰看看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