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名在臺灣島上跑了十幾年,漁港小鎮幾乎踏遍的老旅人,這次要帶你深度探訪一個充滿道地海味、卻常被忽略的迷人小港 — 後龍外埔漁港。它不是最光鮮亮麗的,但那份質樸的生命力,還有那口最新鮮的海味,絕對會讓你念念不忘。
你知道嗎?每次沿著西濱快速道路往南開,經過苗栗後龍那段,總會被海邊一排排色彩鮮豔的浮球吸引,那就是後龍外埔漁港的招牌風景線。老實說,第一次去純粹是路過肚子餓想找吃的,沒想到一腳踏進去,就徹底愛上了這個地方。它不像觀光大港那樣人聲鼎沸、商業氣息濃厚,反而保留了傳統漁村那份最純粹的活力與鹹香。如果你厭倦了人擠人的景點,想找一處能真正感受漁村日常、品嚐現流海產的地方,後龍外埔漁港絕對值得你專程跑一趟。它沒有過度包裝,只有最真實的海港味道。
目錄
交通 & 停車 — 怎麼去最省事?車子停哪最安心?
要去後龍外埔漁港,最方便的絕對是開車。它就在苗栗縣後龍鎮,緊鄰著臺61線西濱快速道路。不管你從北邊新竹下來,還是從南邊臺中上去,認準 「外埔漁港」或「後龍外埔漁港」 的指標下交流道就對啦!導航設定很容易就能找到。
自駕路線懶人包:
- 走國道1號 (中山高): 在 「苗栗交流道」(132K) 下 ➔ 接 臺6線 (後龍方向) 到底 ➔ 接 臺61線 (西濱快速道路) 南下 ➔ 看到 「外埔漁港」出口 (約112K處) 下 ➔ 順著路標幾分鐘就到。
- 走國道3號 (福爾摩沙高): 在 「後龍交流道」(123K) 下 ➔ 接 臺6線 (往後龍市區/西濱方向) ➔ 接 臺61線 (西濱快速道路) 北上 ➔ 看到 「外埔漁港」出口 下。
- 直接走臺61線西濱快速道路: 南北向都在 約112公里處 有 「外埔漁港」專用出口,下匝道後依指示行駛即可。
說到停車,我得坦白講,後龍外埔漁港的 「公有免費停車場」不算非常大。週末假日,尤其是接近中午用餐時間或下午漁船返港時,車位會比較緊張,有時需要繞幾圈或者稍微等一下。強烈建議 避開正午尖峰,或是 早上早點來(還能看漁市拍賣!),停車會輕鬆很多。停車場位置就在漁港直銷中心旁邊,停好車走幾步就到魚市場跟餐廳區了,很方便。
如果停車場真的滿了怎麼辦?別慌,港口周邊道路(像漁港路、海埔路)的白線區域,在不影響交通的前提下,通常本地人也會臨停,但請務必 看清楚標誌、不要阻塞路口和巷道。騎機車的話,靈活度更高,找車位相對容易許多。
後龍外埔漁港停車攻略表:
停車地點 | 性質 | 費用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時段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漁港直銷中心旁公有停車場 | 露天平面 | 免費 | 最近最方便! | 車位有限,假日一位難求 | 非假日 / 早點到 |
漁港周邊道路白線區 | 路邊臨停 | 免費 | 碰運氣可能有位 | 需注意禁停標誌,勿擋道 | 車位滿時的備案 |
(稍遠)附近廟宇空地* | 私人/空地 | 不一定 | 有時可詢問 | 需走一段路,不一定開放 | 最後手段 |
*註:僅供參考,停車請務必遵守現場標誌與規定,避免影響居民與漁港作業。
景點必去 — 漁港的精髓,沒做這些等於白來!
到了後龍外埔漁港,可別只是衝進餐廳吃完就走。它的魅力就在於那份「活的」漁港日常。這幾個體驗,是我覺得最不能錯過的:
「透早」衝魚貨拍賣市場(直銷中心)!
想要感受最道地的漁港脈動?一定要 早起! 通常清晨 5點多到8點多 是漁船陸續返港、卸貨、拍賣最熱鬧的時候。走進漁港直銷中心(就是那個大大的棚子),那股濃烈的海味混雜著人聲鼎沸的活力迎面撲來!看著一籃籃剛上岸、還在跳動的魚蝦蟹貝,聽著拍賣員快速喊價、承銷人比手畫腳,整個過程充滿生命力。就算不買,光是用眼睛看、用鼻子聞、用耳朵聽,都超值!(小提醒:拍照前最好禮貌詢問一下忙碌中的漁工們哦!)
彩繪浮球牆打卡去!
後龍外埔漁港最吸睛的地標,莫過於堤防邊那一大片用 廢棄浮球彩繪 成的藝術牆了!各種海洋生物、卡通人物、色彩斑斕的圖案,都是由當地居民和藝術家共同創作,把原本要丟棄的漁業廢棄物變成了充滿童趣和環保意識的公共藝術。天氣好時,藍天白雲配上鮮豔的浮球牆,怎麼拍都好看!絕對是 Instagram 打卡熱點。想想看,這些浮球曾經在大海里漂流,如今成了港邊最美的風景,是不是很有故事?
堤防散步吹海風,看夕陽灑金!
午後或傍晚,沿著漁港的堤防走走,是放空身心的好方式。長長筆直的道路,一邊是泊滿漁船的港區,一邊是開闊的臺灣海峽。海風帶著鹹味拂面,看著船隻隨波輕搖,漁民整理著漁網,時間彷彿都慢了下來。如果待到日落時分,夕陽把海面染成一片金黃,漁船剪影點綴其中,那畫面真的很療愈,會讓人忘記煩惱。我特別喜歡這個時候,人少,安靜,只有海浪聲。
尋找神秘「石滬」蹤跡!
你知道嗎?在後龍外埔漁港附近的海岸,其實還隱藏著先民的智慧結晶 — 石滬!這是一種利用潮汐原理捕魚的古老方法,用石頭堆砌成弧形堤岸。雖然現在使用石滬捕魚的人很少了,部分遺蹟也因海岸開發或自然破壞而殘缺,但細心觀察或在退潮時往沙灘、潮間帶尋找,還是能看到一些殘存的石滬結構(位置比較分散,需要探索或詢問當地人)。站在這些古老的石堆旁,想想幾百年前人們就是這樣向大海討生活,有種穿越時空的奇妙感覺。(安全第一!注意潮汐變化,勿在漲潮時冒險)
附近景點 — 順遊好去處,規劃一日遊超充實!
在後龍外埔漁港吃飽喝足、感受完漁港風情後,苗栗海線還有幾個不錯的點可以順道一遊,讓你的行程更豐富:
好望角
介紹: 這絕對是後龍一帶的制高點!位於後龍溪與西湖溪出海口南側的山丘上,視野無敵開闊。巨大的風力發電機(大風車)是地標,360度的視野,西邊是無垠的臺灣海峽,天氣好時甚至可以望見通霄、苑裡海岸線;東邊能眺望整個後龍市區和山巒起伏的苗栗丘陵。無論是看日出、賞夕陽、觀星,或是看火車在海岸線上賓士(海線鐵路經過下方),都超有feel。步道完善,走起來輕鬆。
地址: 苗栗縣後龍鎮苗33-1鄉道 (直接導航「好望角」即可)。
交通: 從後龍外埔漁港開車過去,大約 10-15分鐘。路況不錯,跟著指標走。
營業時間: 24小時開放 (夜間請注意安全,照明有限)。建議白天或黃昏前往最美。 我上次傍晚去,看著夕陽把風車染紅,火車從金黃的海岸邊駛過,美得像明信片!
過港貝化石層
介紹: 這是個充滿歷史感與地質奇觀的地方!在後龍溪南岸、海線鐵路隧道上方(現在規劃為腳踏車道),裸露的岩層裡清晰可見 百萬年前的古生物貝殼化石!密密麻麻地嵌在巖壁上,非常壯觀。它見證了滄海桑田的地質變遷,是珍貴的自然遺蹟。旁邊有解說牌,可以瞭解這些化石的由來。走在昔日的舊鐵道隧道里(現在是腳踏車道的一部分),涼風習習,感覺很特別。
地址: 苗栗縣後龍鎮 (靠近苗33鄉道及鐵路隧道群,可導航「過港隧道」或「過港貝化石層」)。
交通: 從後龍外埔漁港開車或騎腳踏車,經臺61線轉苗33鄉道,大約 10分鐘 內可抵達。有小型停車空間。
營業時間: 戶外空間,24小時開放。化石層和隧道隨時可看,但 夜間無照明,建議白天前往。 看著那些古老的貝殼,想像腳下曾是溫暖的淺海,真的很神奇!不過地方不大,屬於順路一看的景點。
海角樂園 (後龍濱海遊憩區)
介紹: 這是一個適合親子、休閒騎車的濱海公園。擁有寬闊的草坪、步道,最重要的是有一條沿著海岸線延伸的 腳踏車道,可以一路騎向後龍外埔漁港方向。這邊視野也很棒,可以看到風車,也有簡單的遊樂設施(有時狀況不一)。適合來野餐、放風箏、看海、騎腳踏車。入口處有時會有小攤販。
地址: 苗栗縣後龍鎮海寶裡 (臺61線西濱快速道路旁,導航「海角樂園」)。
交通: 就在臺61線旁邊,從後龍外埔漁港開車過去非常近, 約5分鐘。有停車場。
營業時間: 戶外空間,24小時開放。 優點是免費、開闊,帶孩子來跑跑跳跳不錯,但設施比較基礎,期待別太高。騎單車吹海風很舒服。
美食推薦 — 現流海鮮才是王道!必吃名單看這裡
重頭戲來了!來後龍外埔漁港,不吃海鮮等於入寶山空手而回!這裡的餐廳、攤位主打的就是 「現撈仔」 — 當天漁船捕獲、直送餐桌的新鮮。口味以臺菜熱炒、清蒸、湯類為主,講究一個原汁原味。分享幾家我吃過,覺得值得一試的:
阿萬師代客料理 (漁港直銷中心內/周邊熱炒店)
介紹: 這是後龍外埔漁港最經典的吃法!你可以在直銷中心的魚攤 自己挑選 剛上岸、活蹦亂跳的海鮮(品種依季節漁獲而定,常見如白鯧、小卷、花蟹、蝦蛄、各種蛤貝類、現流魚),然後拿到合作的代客料理餐廳(像阿萬師這類,通常就在市場附近或二樓用餐區),付點工錢請師傅幫你 現煮!清蒸、快炒、煮湯、三杯,隨你喜歡。新鮮度滿分,價格透明(海鮮價+料理費),最能吃到大海的滋味!
地址: 後龍外埔漁港直銷中心內或周邊熱炒店 (認明掛著「代客料理」招牌的店家)。
營業時間: 通常配合 漁市時間,午餐到下午2-3點,晚餐約5點開始到晚上8-9點 (各店略有不同,假日較晚)。 強烈建議早點來,選擇多!
價位: 海鮮時價 (自己買) + 料理費 (每道菜約$100-$250不等,看做法和分量)。 整體CP值高! 我最愛買條新鮮的魚清蒸,再炒盤海瓜子,煮碗蛤蜊湯,簡單就超美味!
外埔漁港小吃部 (熱炒老店)
介紹: 漁港周邊開了好些年的熱炒老店之一。直接點選單上的菜色,不用自己買魚。店家有自己的進貨渠道,海鮮也都很新鮮。菜色選擇多,從經典的熱炒海產到家常菜都有。 蚵仔酥、炒海瓜子、清蒸小卷、鮮魚湯 幾乎是每桌必點。環境就是典型的漁港熱炒店,不算豪華但乾淨實在。上菜速度快,適合朋友聚餐。
地址: 苗栗縣後龍鎮海埔路 (漁港周邊,通常招牌明顯)。
營業時間: 約上午11:00 - 下午2:00;下午5:00 - 晚上8:30 (假日可能延長)。
價位: 熱炒類約 $150-$350 / 盤,湯類 $100-$250,時價海鮮另計。 價格合理,份量足。 口味偏傳統臺味,鑊氣足,蚵仔酥炸得酥脆不油,很贊!
港口邊炸海鮮攤 (無名炸物小攤)
介紹: 在直銷中心外圍或堤防邊,常常會遇到一些賣 現炸海鮮 的小攤子!通常是阿伯或阿姨在經營。 炸花枝丸、炸蚵嗲、炸地瓜、炸蝦餅 是基本款。重點是真的用新鮮魚漿、蚵仔下去做,現點現炸,熱騰騰出鍋,外酥內嫩,沾點胡椒鹽或甜辣醬,邊走邊吃,超有漁港小吃的FU!便宜又解饞。
地址: 後龍外埔漁港直銷中心外圍、堤防入口附近流動攤位 (看運氣!)。
營業時間: 不定時,通常假日或漁船返港時較容易出現,下午時段居多。
價位: 炸物每份約 $35-$70,非常銅板價! 這種隨緣的小攤反而常帶來驚喜,蚵嗲裡面蚵仔給得大方,吃起來很過癮!
後龍外埔漁港必吃海鮮精選:
美食型別 | 推薦品項 | 特色 / 亮點 | 適合情境 | 預估人均消費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代客料理 | 自選現流海鮮 (魚、蝦、蟹、貝) | 新鮮度破錶!自由選擇烹調方式 (清蒸、快炒、煮湯...),最能體現海味原味。 | 想吃最「青」的,懂吃的老饕 | $500 - $1000+ (看點啥) |
熱炒店菜色 | 蚵仔酥 | 粒粒飽滿,裹粉薄脆,火候掌控佳,不油膩。 | 下酒、聚餐必點 | $150 - $250 / 盤 |
炒海瓜子 (或鳳螺) | 醬香鑊氣足,肉質鮮甜無沙(處理好的話)。 | 經典臺味熱炒 | $180 - $300 / 盤 | |
清蒸/川燙小卷 | 簡單料理吃得到小卷的Q彈鮮甜,沾哇沙米醬油膏。 | 品嚐海鮮原味 | 時價,約$250-$400 | |
鮮魚湯 (味噌/薑絲) | 用當天現流雜魚或特定魚種熬煮,湯頭鮮美,魚肉細嫩。暖胃! | 吃飯配湯,或單點暖身 | $100 - $200 / 碗 | |
炸物小攤 | 炸蚵嗲 | 外皮酥脆,內餡韭菜+鮮蚵飽滿,現炸燙口最美味! | 邊走邊吃,解饞點心 | $50 - $70 / 個 |
炸花枝丸 | 真材實料花枝塊,彈牙有嚼勁。 | 大人小孩都愛 | $35 - $50 / 份 |
個人小抱怨: 有些店家的白飯煮得普普通通,有時候偏濕軟,配著美味海鮮有點小扣分... 希望他們能更注重這點啊!
Q&A — 你可能想問的
Q:後龍外埔漁港適合帶小朋友去嗎?
A: 適合! 可以看漁船、看魚市場(早上去比較熱鬧有趣)、在堤防散步、看彩色浮球拍照。附近的海角樂園有草地可以跑跳。但要注意港口邊安全,別讓孩子太靠近水域或作業區。吃海鮮選擇也多,炸物小朋友通常很愛。
Q:除了餐廳,能買新鮮魚貨回家自己煮嗎?
A: 當然可以! 這就是漁港直銷中心的主要功能。早上去拍賣市場或攤位,選擇最新鮮的魚、蝦、貝類、甚至活蟹,價格通常比都市的市場便宜且更新鮮。記得帶保冷袋裝喔!
Q:什麼季節去比較好?
A: 沒有絕對,各有特色。 秋冬季(約10月-隔年3月)是許多高經濟魚類(如白鯧、烏魚)的旺季,海鮮種類更豐富。春季(3-5月)天氣宜人。夏季(6-9月)可能會比較熱,但小卷、鎖管等正當季。避開颱風天就對了!想吃特定魚種可以先打聽一下當季盛產什麼。